当前位置:首页 >> 热收缩管

国企背三湘繁荣梦树湖南经济发展排头兵微电子

2022-08-12 19:44:10  德润机械网

国企背三湘繁荣梦 树湖南经济发展排头兵

砥柱中流展雄风

——湖南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纪实

这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、承载着太多责任的团队:他们凝聚着几代人几十年的心血和汗水,托起了三湘四水走向繁荣富强的梦想;

这是一个饱经风霜、坚韧不拔的群体:他们历经数载风雨,凤凰涅槃,在改革中不断健体强身,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“排头兵”;

这,就是我省省属国有企业。尽管数量只有几十家,却是各领域各行业的领跑者,在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,成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“中流砥柱”。

兼并重组,靠大联强,实施大企业战略,省属国企在做大中做强

今年2月8日,对我省民爆行业来说,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日子。这一天,整合南岭民爆、神斧民爆等企业而成立的新天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,正式挂牌运作。至此,经历6年时间,在完成14家民爆企业整合后,我省民爆行业催生了全国同行业唯一一家集研发、技术、装备、生产、爆破工程服务等全产业链于一体的龙头企业。

这是我省国企改革实现大企业战略的又一成果。

兼并重组是我省国企做大的主题词之一。在转体改制、消灭一大批亏损源基础上,近年来,我省国有企业实施大企业战略,加强资源整合,推进并购重组,推动优质资源向优势骨干企业集聚。

2006年,涟邵矿业集团公司、白沙煤电集团公司、资兴矿业集团公司、长沙矿业集团公司、湘潭矿业集团公司、辰溪煤矿6家省属国有骨干煤炭企业,握指成拳,组建为湖南煤业集团有限公司(简称“湘煤集团”),散、小、差的湖南煤炭行业,有了一家集中度高、资源控制力强的领军企业。

一如湘煤集团,我省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浪潮涌动,金鑫黄金、新天地等一批企业集团脱颖而出,在全国同行业中地位显赫;中联重科等企业更是在国际舞台大出风头,今年5月发布的新一年度全球最大50家工程机械制造商排行榜中,中联重科名列第七。

靠大联强,借梯登高,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是我省省属国企做大的明智抉择。

长丰集团2009年、2010年与广汽集团进行了两次重大战略合作,裂变形成长丰集团、广汽长丰、广汽菲亚特和广汽三菱四大汽车产业企业,一家企业变4家企业,促成广汽菲亚特总部及其50万辆整车生产基地、三菱30万辆整车生产制造基地落户湖南,2015年预计汽车产销量将达到100万辆,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,形成整车与零部件配套完整的大汽车产业,构筑起我省汽车产业的“半壁江山”。为湖南汽车产业进入全国前十强做出重要贡献。

一批企业积极破除“宁当鸡头,不当凤尾”的陈旧观念,“攀高枝”,与央企对接,面貌焕然一新:

中国五矿重组湖南有色集团,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布局湖南,并将五矿有色总部迁至我省,催生了我省首家千亿级企业,并力争5年左右,将其打造成世界500强企业;

湖南铁合金集团进入中国五矿集团,当年即扭亏增盈

衡阳有色冶金机械总厂破产后由中钢集团并购重组,企业原有4000名职工重新就业,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,一举成为我国重型冶矿专业设备制造行业中的骨干企业……

央企入湘,不仅让单个企业活力勃发,一批新兴产业更是勃然而兴。

引进中国电信、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、中国铁建、中国水电、国家电网、中电投、中核、大唐、国电等央企参与我省交通、能源、水利、信息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,进一步增强了我省国企发展后劲。

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基地和手机支付平台2008年落户湖南,推动了我省移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,在全国形成先发优势;还带动了软件开发、终端及机具制造、应用服务提供等相关产业聚集发展。2011年,中国联通数字阅读基地正式落户湖南……

正是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落户湖南,吸引了富士康、中兴通讯、蓝思科技等电子信息产业巨头入湘,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大步跨越。2011年,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81亿元,成为全省规模工业第八个千亿产业。

做大做强,湖南省属企业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:

省属监管企业尽管已减少至30多家,但企业综合实力大增,单个企业的资产、收入、利税分别由2007年底的67.19亿元、49.43亿元、5.51亿元,一举提升至2011年底的151.08亿元、130.52亿元、9.65亿元;

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竞争力全面提升,国有企业整体控制力、影响力和带动力全面加强,华菱集团、中联重科、有色控股、建工集团4户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。2011年,华菱集团、中联重科营业收入分别跃上900亿元、800亿元新台阶;有色控股、建工集团营业收入分别突破400亿元、300亿元大关。

坚持创新发展,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助推传统产业高新化,高新产业规模化

在做大的同时,我省国有企业更注重创新发展,强身健体,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。

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,高新产业规模化,规模产业集群化,沿着这条发展路径,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正在形成,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新的增长点。

突出高端化,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。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推进生产制造过程智能化、集成化、网络化,助推产业价值链高端化。

华菱集团近年通过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,品种结构得以优化,从普钢到优钢,从优钢到特钢,在高端品种市场竞争力大增。华菱湘钢5米宽厚板产能已达500万吨,成为全国最大的宽厚板生产基地;华菱衡钢石油管生产后来居上,竞争力跃居全球前列;华菱涟钢汽车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。湖南有色集团的铅锌、钨、锑、稀土、再生有色金属产业,全面提质,深加工、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大幅增加。

突出规模化,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。省政府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倾斜,加快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信息、生物、节能环保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,硕果累累。省属监管企业16个项目进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库。2011年,战略性新兴产业占省属监管企业的比重35%左右,并正在以年均40%的增速发展。

在创新驱动下,省属监管企业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,“湖南创造”不断抢占全球产业的制高点:

中联重科成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唯一集国家级技术中心、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,平均1.5个工作日就有一个新品问世;

湖南路桥集团在矮寨大桥项目建设中创造了“四个世界第一”

/

华升集团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手,组成“新型苎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”,建成国内第一条“高品质麻球”生产线,打破了日本的独家垄断;

湘电集团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新能源、电气和车辆成套装备制造三大板块,成功开发5兆瓦海上风力发电机,其自主研发的220吨矿用电动轮自卸车,填补了国内超大吨位矿用电动自卸车空白,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%,并出口澳大利亚;

湘煤集团试水高新技术产业,拿煤镐的手干起了高科技的活,子公司华磊光电LED半导体节能照明项目,填补了我省LED外延芯片生产的空白,其技术与装备竞争力处于全国同行前3强,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蓝光芯片生产企业;

湘投金天科技致力新材料产业,开发高性能钛及钛合金加工材,在钛材精加工领域突破关键技术,填补国内空白的成果达6项,实现钛材冶炼加工“三级跳”;

在创新发展中,国有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:省属监管企业中,有华菱集团、有色控股、建工集团、中联重科4户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;在全省百强企业中,在湘央企37家,省属监管企业15家,占了全省百强企业半壁江山。

走出去,引进来,一批湘企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

坚持“走出去”与“引进来”相结合,我省国有企业国际化经营迈出可喜步伐,一批跨国湘企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,引人瞩目。

从产品“走出去”到资本“走出去”,中联重科在国际化道路上,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奇迹。2008年,中联重科成功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100%股权,形成了统一的全球研发中心、市场规划、物流采购、国际营销等平台,混凝土机械跃升全球第一,一时间被誉为国际并购的“中联模式”,成为哈佛大学商学院研讨案例。中联重科在成功实施产品、资本“走出去”后,正在推动品牌“走出去”。

加强海外资源控制,这也是我省国企“走出去”的喜人收获。华菱集团抢抓国际金融危机中FMG股价处于低点的有利时机,2009年低成本收购澳大利亚FMG公司17.4%股权,成为全球第四大矿业公司的第二大股东,不仅为钢铁主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,而且获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。目前,华菱集团在FMG的股权收益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,为国内钢铁企业实施海外资源控制战略,提供了成功范例。

华菱、中联重科两大收购案,被列入“中国海外投资5大经典案例”,其示范效应带动了我省一大批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大步向前。

省建工集团、省路桥集团、二十三冶等企业在海外工程承包中屡屡中标;湘电集团、湖南有色“走出去”业绩同样可圈可点。湘电集团2009年引进美国铁姆肯公司,2011年引进美国莱特工程技术公司,非晶态电机、电控、节能电机等产品的研发、制造、销售及服务能力大大增强。

我省国企海外融资同样令人瞩目。2006年,湖南有色成功实现H股上市;2010年,中联重科在省内率先实现“A+H”股上市,融资150亿元港币;今年,中联重科又启动美元债项目,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领先首发境外美元债券,为企业“走出去”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本平台。

强管理,控风险,深化改革,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

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。

国有资产安全营运被摆在管理的首位。全省国资监管部门认真履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,推进全面风险管理,在30户重点企业建立了总法律顾问制度,有效规避和化解各类经营风险。还以对标管理、精细化管理为手段,强化国企投资管理;在国企推进全面预算管理;强化内部审计,优化内部控制流程,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,省属监管企业由此每年创造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

省国资委向20户省属重点企业派出监事会,围绕企业“三重一大”事项开展动态跟踪,实时监管。近5年,监事会共查找企业问题1300多个,揭示重大事项275件,并督促企业及时整改。

省国资委强化监管企业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,建立监管企业年度和任期经营业绩对标考核机制,企业负责人薪酬与绩效直接挂钩。

省属国企在做大做强同时,管理水平也跃上了新台阶。

中联重科推进业务流程统一化、集成化、标准化,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成功上线运行SAP·ERP系统的典范;

湘煤集团开展“基础管理建设”活动,完善了内部基础管理制度体系,内部管理特别是安全生产管理取得明显成效;

华菱集团推进“战略控制、业务协同、运营监控、依规考核”的母子公司管控模式,集团管控逐渐加强。

省属监管企业不断探索并完善商业模式,推进商业模式转型。在发展战略、营销模式、资源协同、管理理念、企业文化以及为顾客提供增值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,逐渐从以生产为导向的运营模式,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化运营模式转变。华天集团提出“造城”新概念,创新“酒店+旅游+商业+地产”的发展模式;建工集团、路桥集团从施工经营型向投资经营型转变,在BT、BOT、EPC项目运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……

管理水平的提升,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。到2011年底,省属监管企业资产总额增长到3777亿元,是国资委成立之前2003年底的3.78倍。

合肥专治前列腺炎医院

宁夏比较好的妇科医院

泰安检查妇科炎症

治阳痿医院哪家好

抚州男科

相关资讯
友情链接